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楊嶺鬧閣耀嵩山   不離不棄楊超凡

發(fā)表時間:2023-08-30 14:58

——記河南省級非遺項目楊嶺鬧閣代表性傳承人楊超凡

/馮健人

楊嶺鬧閣耀嵩山,與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楊超凡有關,那是真真切切,確確實實,沒有一絲半毫的虛構和夸張。

圖片1.png

提起楊嶺鬧閣,人們就情不自禁地會提起楊超凡。簡單地說,幾十年來,楊嶺鬧閣在楊超凡的正確帶領下,他熱心積極,大愛無疆,善行天下,讓登封市潁陽鎮(zhèn)楊嶺村傳承了三百多年的團體民間傳統(tǒng)文藝表演節(jié)目——楊嶺鬧閣,風風雨雨,扎根山溝楊嶺村,名揚四鄉(xiāng)八鄰,立足登封,走向省會鄭州,邁進億萬民眾仰慕的北京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富麗堂皇的的演播大廳,面向中國華夏,向全球公開展演亮相,可謂是十分不易。

圖片2.png

盡管我是略知一二,但還是會掛一漏萬,不過總還能夠對不夠了解的人們人,如數家珍、聊上一陣兒。

楊嶺鬧閣,過去耍地攤兒,今天登高臺。可以說它是昔日的“丑小鴨”,如是省級非遺項目,今成了人們心中的“白天鵝”。

圖片3.png

2008年11月,榮獲鄭州市文化局頒發(fā)的“鄭州市特色文藝團隊”金牌;2011年4月,榮獲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頒發(fā)的“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鬧閣”牌匾;2011年6月,登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登封市人民文化館共同頒發(fā)給:登封市潁陽鎮(zhèn)楊嶺鬧閣“先進文藝團體”的牌匾;2011年12月榮獲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南省文化廳頒發(fā)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登封鬧閣”牌匾;2012年6月,榮獲登封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登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頒發(fā)的“2012年中國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登封)分會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優(yōu)秀展演項目”;2013年6月,榮獲登封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登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頒發(fā)的“第八個文化遺產日登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登封市潁陽鎮(zhèn)楊嶺村鬧閣文藝社團優(yōu)秀表演團體”榮譽稱號;2014年元月,在鄭州市2014年華夏優(yōu)秀傳統(tǒng)民間文藝展演活動中,榮獲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和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共同頒發(fā)的“優(yōu)秀表演獎”錦旗一面;2015年10月,榮獲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和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聯(lián)合頒發(fā)的“河南省民間文藝金鼎獎”。

圖片4.png圖片5.png圖片6.png圖片7.png

2021年3月,楊超凡個人榮獲由登封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頒發(fā)的“2020年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優(yōu)秀傳承人” 獎杯   主場城市(登封)分會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優(yōu)秀展演項目”。

2023年4月4日中午,筆者喜聞楊超凡畫冊榮獲鄭州市級銀獎有感,特為為楊總獲獎感懷而賦詩抒懷。

喜降甘露清明前,眉開眼笑楊超凡。

畫冊鄭州獲銀獎,楊嶺鬧歌耀中天。

年逾古稀老農民,非遺文化精心傳。

主編家譜玩鬧歌,步步登高上春晚。

河南楊氏理事會,擔當會長二十年。

作家民間藝術家,登封鄭州發(fā)證件。

榮譽證書錦旗紅,巨著走進檔案館。

各級領導都高評,社會各界紛紛贊。

老當益壯楊超凡,志在千里志不減。

楊嶺鬧歌故事多,眾人期待著新篇。

圖片8.png

以上所述,足以說明問題,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楊超凡,所帶領的團隊以及他個人,可以說是各級榮譽證書,一本本大小無數,成疊成摞;,一個個獎杯,形態(tài)各異,玲瓏剔透;一座座金鼎,金光閃閃,熠熠生輝,一塊塊獎牌,光彩照人,真是榮譽多多,碩果累累。

當人們看到這各級榮譽證書和獎杯、錦旗、牌匾的背后,有誰知道凝聚了楊超凡40多年來多少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

說起楊超凡,那可真的不一般。如今雖然是年逾古稀,依然是精神矍鑠。三十年前的他,也曾經是登封名城、天地之中、赫赫有名的風云人物。

近些年來,在我與楊超凡的不斷接觸,對他個人達到了了如指掌。尤其是一說到由他負責申報成功的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嶺鬧閣,我也會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噴上一袋煙、吹個一頓飯的時間。

圖片9.png

楊嶺鬧閣耀嵩山,不離不棄楊超凡。僅從他萌發(fā)編輯《楊嶺鬧閣耀天中》這本畫冊說起,有無數的故事講給你聽。

圖片10.png

2020年秋季,楊超凡突然給我打電話,相邀商談關于想出編輯出版一本有關楊嶺鬧閣的大型畫冊。他的想法一說,正合我意。為此我也就立即表示大力支持,因為業(yè)余時間我也喜歡干這些有意義的公益事情。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楊超凡作為個人想為楊嶺鬧閣編輯出版畫冊,可這是需要大量的時間,除了搜集查找相關資料和學習專業(yè)知識的。當爺的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楊超凡自打有了編輯出版《楊嶺鬧閣耀天中》畫冊的念頭后,從秋天到冬天,每逢下班時間就積極主動聯(lián)系筆者,讓我?guī)椭韺徍速Y料和照片。

一次兩次,三次五次,隨著時間的延長,我也有厭煩的時候,曾經也想找個理由拒絕他算了。這是何必呢?比上班還要忙,不圖名不圖利,常常一坐到大半夜。這不是工作,又沒有任何的經費和報酬。多少個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的深夜,因為天天的事情,回家打的也不是長法。楊超凡老兄十分理解我的心思,總是主動提出騎小電動車送我。

寒冬臘月,刺骨的寒風打在臉上生疼生疼,我也總是想拒絕老楊送我,可他倔強的脾氣使我又不得不聽從他的單排。不止一次的電力不足,我半路下車,老楊也是一路推著電動摩托回家。風雪交加的夜晚,差點摔倒也讓我心驚膽戰(zhàn)多次,也是又為此,老楊持之一恒的精神實在是讓我感動不已,一次次打消了不幫他想法和念頭。

老楊人善,心高氣傲,我心里的妥協(xié),行動上的忙碌,繼續(xù)幫老楊干著他編輯出版《楊嶺鬧閣耀天中》的事業(yè)。冬去春來,鶯歌燕舞,大型畫冊終于在楊超凡的不離不棄帶領下,不忘初心,積極協(xié)調,刻苦努力,如愿以償,還舉行了一定規(guī)模的隆重發(fā)行儀式,在受到了人們一次次聲聲的贊揚的同時,也得到了登封市、鄭州市有關部門領導的贊同和肯定,值得可喜可賀的是,有幸被登封市、鄭州市兩級圖書館和檔案館鄭重收藏。

圖片11.png

1951年4月29日出生的楊超凡,是河南省登封市潁陽鎮(zhèn)紫云山下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楊嶺村山里人,現在居住在登封。今年70多歲的他,也算個識字的文化人,他1957年到在楊嶺開始上學就讀,1964年小學畢業(yè),1965年至1969年升入登封三中就讀。從1969年到1972年高中民建畢業(yè)后,一直在農村從事民間修房蓋屋的建筑行業(yè),俗稱“泥水匠”。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開始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不甘寂寞的楊超凡從農村走進登封,在功夫之都、文物之鄉(xiāng)的

登封縣城的建筑行業(yè)里,放飛夢想,大展宏圖,并于1995年榮任登封市華宇建裝安裝有限公司第三項目部經理。時至2006年,楊超凡注冊成立了登封市超凡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自任公司董事長。

光陰荏苒,白駒過隙,2007年任中國河南景文公楊氏理事會會長,擔任《楊氏家譜》第四次重修的主編和編審。

楊超凡從1983年開始,就從事楊嶺鬧閣的民間文化的

傳承事業(yè)。40多年來,善始善終,不離不棄,為了楊嶺鬧閣的宣傳、弘揚廣大、發(fā)展和傳承,真是癡心夢想,堅持領導,克服重重困難,常聽冷熱嘲諷,無數次遭到家人和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他卻一如既往,將其他一切置之度外,堅持不懈地參加和領導著楊嶺鬧閣的每一次演出活動。

楊超凡雖然年逾古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2019年參加了第11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2020年還參加了央視春晚聯(lián)歡晚會,以及2020年的央視村晚節(jié)目,擔任了《楊嶺鬧閣耀天中》一書的主編和編審。

話說《楊嶺鬧閣耀天中》大型彩色畫冊出版,順利成功,本來可以告一段落了。楊超凡真可以靜下來心來好好養(yǎng)養(yǎng)神,干一些頤養(yǎng)天年、自娛自樂的事情了,可他情之所至,癡迷楊嶺鬧閣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和發(fā)揚光大。

2022年冬季,也是我愛講話的原因,再次勾起了楊超凡又要整理故事出書的念頭。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老楊因為工程的原因,出差在內蒙古赤峰市,由于需要等人,天天寂寞難耐。一天晚上,我們兩個在通電話時再次提到了楊嶺鬧閣的話題。

我說:“楊嶺鬧閣這些年來發(fā)生的故事可是真不少啊——”老楊連忙稱是。

“你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再編輯整理出一本《楊嶺鬧閣的故事》”

老楊接話“我看老軒”。

這次,又是我一石激起千層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老楊真的又干起來了。在內蒙古出差兩個多月,編輯整理各個時期楊嶺鬧閣的故事20多個,近30000余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中,讓人情不自禁,暗暗佩服。

“楊嶺鬧閣”是登封市潁陽鎮(zhèn)楊嶺村古老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藝術,也是我國古老的農耕文化產物,始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是河南省登封市潁陽鎮(zhèn)楊嶺村能工巧匠楊全生首創(chuàng)的民間文藝社火表演形式,在嵩山地區(qū)及周邊縣市廣為傳播?!皸顜X鬧閣”傳承譜系清晰,至今已傳承十代,以代表性傳承人楊超凡為負責任的“楊嶺鬧閣”,大愛天下,克服少資金、無報酬、做公益、人分散、難組織等重重困難,堅持不懈,至今一日既往,表演團隊多次參加登封、鄭州及河南省民間社火大賽,在河南省第二屆藝術節(jié)上,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以及美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媒體報道。

民間俗話說得好,“寧領千軍,不領一社?!睏顜X鬧閣每次表演都需要出動上百來號人,在經濟發(fā)展物欲橫流的今天,人們都是非?,F實的今天,要想沒有錢或少出錢組織一場楊嶺鬧閣的演出那是相當不容易的。楊超凡憑借著自己多年來積攢的人脈和威信,舉步維艱,實在不易,并且又審時度勢,及時成立了楊嶺鬧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可謂是恰到好處。讓楊嶺鬧閣在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進行公司化運作,走產業(yè)化保護的道路。

圖片12.png

圖片13.png

楊嶺鬧閣耀嵩山,不離不棄楊超凡。傳承保護需擔當,超凡任重而道遠。

期待著,盼望著,《楊嶺鬧閣的故事》早日與讀者見面。

圖片14.png圖片15.png

圖片16.png圖片17.png圖片18.png圖片19.png


分享到:
網站不良信息舉報郵箱:hnfzgcw@163.com    聯(lián)系電話:0371—5707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