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算什么東西發(fā)表時間:2024-09-14 16:26 (文/馮健人) “寫作”“喝酒”四個字是筆者對自己年逾花甲的人生簡單總結。 具體些講,那就是十個字:“工作靠寫作,社交靠喝酒。”退休兩年多來,閑賦在家,我沒有酒癮,也不嗜酒,但每遇好友相邀,就會疾速啟程,應約而至。且總是沒有偷奸?;?/span> 吃過一次虧。 我還常在酒桌上說:“人為什么要飲酒?”私下里曾一次次捫心自問:酒算什么東西?不喝酒挺好——心情舒暢,思路清晰,還不丟三忘四出洋相。 然而不行,“無酒不成禮儀”的名家古訓還真有道理。遠在北國內蒙錫林浩特工作的兒子非常孝順,十分關心并經常提醒我說:“爸呀——看來這輩子讓你戒酒不太可能了,你只要不飲醉就行?!?/span> 誰不飲酒誰不知,當下只要走進酒局,首先按老幼尊卑、官職大小、依次排座、自不必說,古往今來這就是一種華夏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受邀客人先后到齊,無論認識與否,彼此點頭致意,互相寒暄之后,通常會由主事者把分酒器、酒杯或者茶杯之類的飲酒器皿一字排開,像作化學實驗一般小心翼翼,分別注入同等計量的瓊漿玉液,絕不會因誰酒量大小有異而搞特殊對待,酒杯面前,人人平等。偶爾有人說:“別給我倒,我不喝?!?/span> “為啥?” “我不會喝酒?!?/span> “啥呀——不可能吧!不會喝酒誰來坐這兒?” “我喝酒過敏”。 “誰不喝誰不過敏?!?/span> 或許會有誰說:“我昨天中午給別的朋友喝高,不能喝了”。 “哦,給別的朋友都能喝高,坐到這兒就不喝了?” 又或許有人說:“我開著車呢,不能喝酒。” “知道喝酒還開車來? 誰讓你開車了?”劈頭蓋臉一頓訓,先給你整個閉門羹,然后再鄭重其事地告訴你:“車就停這兒門前,或者找個代駕,不喝哪行?!?/span> 總而言之,看似蠻橫強硬而又充分的理由,坐上了酒局,就等于進入江湖上了賊船,在這里絕對別講理由,唯一能夠奏效的躲酒理由就是:“身體有恙,剛剛吃過頭孢?!比缓笱b模作樣地從衣袋里掏出個什么薄荷片、小藥丸之類的亮亮相。更有逼真表演者,還可以貌似真誠地加上一句:“應該沒事吧,要不我少來點?” “那算了,千萬別喝了,出了人命大問題誰能擔待起?” 于是乎,假裝遺憾狀,心中不由得暗自竊喜——總算躲過了一關。豈不知,更尷尬的事情還在后面等著呢。 酒宴開場,主事開腔,還是老規(guī)矩,先碰三杯。酒局開始,先敬后碰,從長到幼,依次輪番。酒過三五巡,菜過六七味,一陣陣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場面熱烈開來。老熟人談天說地理當自然,原本似曾相識不太熟識之人,也開始你來我往、稱兄道弟勾肩搭背了。唯獨找足理由不飲酒者,備受冷落,無人顧及。還有,假如你不是美女一枚,只品茶叨菜而不喝酒,那必然會遭到歧視;原本也算德高望重者,因為現場的不喝酒,就只能干一些添茶倒酒叫服務員的雜役了。如此一來,平時的威嚴尊貴必將大打折扣。為了掩飾不該有的尷尬和窘迫,只得甘心情愿地把自己淪為吃貨、好沒意思地吃菜啊喝水啊。即便不好意思吃菜,只能百般無聊地看人喝酒人游戲,不說遭人白眼,可能也會有同情者看你獨自一人可憐兮兮傻傻乎乎地冷坐,偶爾遞過來問上句:“咱倆喝一個?你茶我酒。”人家很爺們很風度地用酒濕濕嘴唇,轉身又投入到了那激情火熱的“酒精大戰(zhàn)隊伍”之中。 這時候,如果我問:“酒算什么東西?” 現場馬上立即就有酒友滿腹經綸般地搶答: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酒是糧食做,不喝是罪過;酒是長江水,越喝人越美。 諸如女士給領導敬酒,還聲情并茂,振振有詞,類同吟詩現場朗誦一樣說:“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領導敬杯酒,領導不喝嫌我丑”;“領導在上我在下,您說幾下就幾下(碰杯)”;“心兒顫,手兒抖,我給領導端個酒,領導喝了俺高興,領導不喝俺不走”。聽到這些合轍押韻、瑯瑯上口的勸酒詞,由不得你不喝。 過去,我們生活中最流行的敬酒詞是:“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鐵,不停歇;”如今已讓新的敬酒詞所替代:“美酒倒進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雖不好人情釀,遠來的朋友飲一杯”;“天藍藍,海藍藍,一杯一杯往下干”;“女有貌,郎有才,杯對杯,一起來”。還有什么“感情鐵不鐵? 鐵! 那就不怕胃出血! 什么感情深不深? 深!那就不怕打吊針!” “啥話也別說,最親是大哥,哥不喝酒妹不干,讓妹高興哥必喝。”“天上無云地下旱,剛才那杯不能算。一碰二喝老規(guī)矩,好事成雙兩情愿”。“寧可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會喝一兩的喝二兩,如此哥們夠豪爽;會喝二兩的喝五兩,如此哥們最夠檔;會喝半斤的喝一斤,如此哥們最貼心”。“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何況這是酒,不是敵敵畏;人生難得幾回醉,喝得一定要到位。”等等。 最經典的是把唐詩宋詞居然也用到了勸酒詞中,諸如:“朝辭白帝彩云間,半斤八兩只等閑”。“日出江花紅勝火,君子一定把酒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約對門,喝酒喝個雙”。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舉杯問小姐,我該喝多少”?“少小離家老大回,這杯我請小姐陪”。“酒逢知己飲,詩向貴人吟”。 還有歌詞也派上了用場:“危難之處顯身手,哥替妹妹喝杯酒”。“危難之處顯伸手,該出手時就出手,兄弟替我喝個酒”。“路見不平一聲吼,你不喝酒誰喝酒”? 還有打酒官司的:“市場經濟搞競爭,快將美酒喝一盅”。“相聚都是知心友,放開喝杯舒心酒”。“一條大河波浪寬,端起這杯咱就干”。“喝了是英雄,不喝是狗熊,狗熊很難聽,英雄多光榮”。那真可謂是“耗子啃茶碗,口口是瓷(詞),把中國老祖宗五千年唐詩宋詞晉文章的文化全部搬出來用上了。 有敬酒詞,就有擋酒詞。如:“酒量不高怕丟丑,自我約束不喝酒”。“萬水千山總是情,這杯不喝行不行”?“一條大河波浪寬,這杯酒說啥也不干”!“我為大家唱支歌,歌聲好聽酒不喝”。“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也很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連干數杯酒,你說苦不苦”?這與過去流行的“來時夫人有交代,少喝酒來多吃菜,形勢不好耍點賴,出去幾趟再回來”。“酒壯慫人膽,得服老婆管”文雅多了。 當下,聽到勸酒詞、擋酒詞很多,拒酒詞亦聽到不少。“我笑人世多癲狂,縱酒無度好囂張”。“千杯散盡一笑過,莫道春風也斷腸”。尤其是這首詞編得好:“滾滾長江都是酒,乙醇淘盡英雄,壇壇罐罐轉頭空,杯盤以及在,幾張老臉紅,殘湯剩菜酒桌上,慣看醉漢威風,一群酒鬼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廢酒壇中”。但愿大家別記勸酒詞,多記擋酒詞和拒酒詞,免得酒喝多了傷身誤事。 說到酒算什么東西?2018屆高考時候,全國唯一一個獲得滿分作文的哈爾濱三中考生王玲,被保送進北京清華大學,佳作《液體之火》,整篇沒有一個酒字,但把酒描寫得那真是出神入化。原文如下: 液體之火,讓你若夢若醒,飄飄欲仙,讓天地顛倒,讓世界旋轉,把人類歷史,澆灌的跌宕起伏,將琴棋書畫熏染的色彩斑斕。 醉了劉伶,狂了詩仙,張揚了曹孟德,書寫了鴻門宴,濕了清明杏花雨,瘦了海棠李易安;景陽岡上,助武松三拳斃虎;潯陽樓頭,縱宋江題詩造反!你啊你——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漢?! 歌舞與你相佐,美色與你為伴;催詩情萬丈,壯文人斗膽;有人借你發(fā)瘋,有人借你奪權;有時你只是一個道具,烘托一下談判桌上的氛圍;有時你更像一種暗器,把貪杯的對手麻翻! 你呀你——既入朱門豪宅,又進村舍陋院;既流溢皇室的金樽,又盛滿農家的粗碗;愁也要你,喜也要你;洞房花燭夜,他鄉(xiāng)遇故知,金榜題名時,遷徙流放的囚犯,落魄的文人騷客,得志的朝廷大員,都是你的知己,你的伙伴!甚至——即將上路的死囚,都要你為之餞別。 因為你——耽誤了多少大事;因為你——弄出了多少冤案;因為你——鮮活了多少逸事趣聞; 因為你——催生了多少佳作名篇;更因為你——造就了多少人的肝癌,而魂歸天堂。 真的是——成也有你,敗也有你,生也有你,死也有你, 你這澆愁愁更愁的瓊漿???窮也有你,富也有你,千家萬戶還都離不開你。 好端端的絕世佳作,讀來讀去,百讀不厭,百看不煩,全文全篇竟然沒用一個“酒”字,這是一篇高考滿分作文,能夠傾倒考官,真乃奇文,奇才,奇人也! 酒啊酒——到底你算什么東西?我說:你有太豐富的內涵,你的魅力實在無限!
|